中央红色交通线(长汀站)(12):“永源祥”杂货店旧址(古城中街余宅)
发布时间:2022/6/27 8:22:15
来源:长汀县融媒体中心
(一)历史沿革
“永源祥”杂货店旧址,坐落于古城镇古城村中街余宅37号,土木结构,二层,前店后宅,占地125.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纵深呈长方形,二落一进,檩搁墙,悬山顶,青瓦屋面。整座建筑除常规的前门、后门外,左右还有四个便捷通道,出入非常方便。临街店门上有一个造形奇特的方形雕饰门孔(俗称“手门”, 类似现代猫眼),便于传递情报文书、物品等。
该址主人余保荣,前清秀才、古城小学校长,其子余景年,科举秀才、古城小学教师,他们思想均比较进步,其女婿是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白皮红心”的古城团防局局长、震惊闽赣国民党当局的1929年古城暴动暴动队队长(总指挥)刘宜辉。据当地老者回忆,当年的地下党员、工农积极分子,经常在该宅秘密接头,传递信息,是一个重要的红色地下交通中转点。
(二)革命史迹
1、古城暴动
1927年由地下党员李国玉等同志在古城建立了秘密的党组织。古城位于长汀与瑞金的交界处,闽赣交通的咽喉。1929年11月间,朱德军长率领红四军从粤东回师闽西,向长汀城挺进。长汀城里的豪绅官吏闻风丧胆,纷纷向江西瑞金方向逃命,古城暴动就是一次配合红四军挺进长汀城的军事行动。
11月22日深夜,中共长汀县委书记段奋夫率领有200多人的农民武装,个个高卷左袖作标志,手执步枪、土铳、梭标和大刀,精神抖擞地从高岭坑奔向古城。段奋春率领暴动队首先包围了古城团防局,局长刘宜辉是打进敌人营垒的共产党员,他还是这次“暴动行动委员会”的委员。在刘宜辉里应外合下,团防局40多名团丁全部缴械投诚。
接着,暴动队兵分三路,一路往西,戒备和阻击瑞金方面的反动武装;一路往东,由刘宜辉带领前往花桥、青山铺收缴地主枪支;其余武装由段奋夫、李国玉带领,对付古城的豪绅地主及其反动武装。
胡子垣是古城的大地主,手下有一二百条枪,他听说红四军从上杭挺进长汀。长汀城里的官员们要来古城找他作保镖,他带着人马以和瑞金民团联防为名,早就溜往瑞金去了。
当胡子垣的家属在家里设宴招待从汀城来的官员时,暴动队的枪口对准了他们,军法官曾冠群欲拨抢反抗,被当场击毙,其余敌人乖乖举手缴械。
刘宜辉带领一支暴动队伍赶到花桥、青山铺一带后,埋伏在大路两旁,国民党长汀县警察局长郭瑞屏化装成看风水的“地理先生”,趁黑夜往瑞金潜逃,被刘宜辉认破逮住。不多久,国民党长汀县长邱耀骊带着卫兵乘着大轿也来了,被截住后他出言不逊,被刘宜辉拉下轿处决了。
第二天,恰逢古城圩日,暴动队在古城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县委书记段奋夫在会上号召穷人起来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会上,临时革命法庭宣判国民党长汀县长邱耀骊、警察局长郭瑞屏、税务局长游南轩、军法官曾冠群、商会会长谢辛候、教育局长林永章、大劣绅张选青等8人的罪状,全部判处死刑,除邱耀骊、曾冠群2人已处死外,其余6人立即押赴坝哩枪决。
会后,段奋夫带领暴动队冲进土豪劣绅家,开仓分粮分浮财。这次暴动一共打了30多家土豪劣绅,发放谷子500多担,缴获枪支近百,击毙和捕获豪绅官吏100多人,几乎一网打尽了国民党长汀县政府的主要头目,震惊了闽赣敌人。
11月23日,朱军长率领红四军从河田攻占了汀州城。26日,毛委员从苏家坡来到汀州,召开了前委扩大会。当天,段奋夫向毛委员、朱军长汇报了古城暴动的胜利。毛委员、朱军长当场就奖给古城暴动队15支枪和一匹马。
尔后,古城暴动队从200多人迅速发展到1000多人,成立了汀西游击队及古城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
2、余景年深夜接待来人
2017年7月,据年逾七旬的“永源祥”店房主人余必顺、丘长发夫妇介绍,他家的店房,是太公余保荣向李姓买来的,并经过维修,纵深呈长条状,两层,由店门、两个天井、前后厅、侧间及后灶房组成。过去楼上还设客房。整座建筑除前门和后门外,前后厅两边各有一扇门,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合计六扇门,出入非常方便。自太公余保荣和叶氏太婆开始,太公余保荣和爷爷余景年白天就在古城小学教书,奶奶罗十二妹就在家以“永源祥”店招经营日用品杂货店和餐饮、住宿等生意。现在还可以看到店门上方“永源祥”店招,风火墙上依稀可以看到“朱縂司令”的宣传标语。整条街其他店房均为普通方形门洞,唯独37号“永源祥”店门上的是一个造形奇特的方形雕饰“门洞”(相当于现在的“猫眼”)。门洞是晚间购物的窗口,过去社会动荡,每到晚上,店家不敢开门做生意,顾客想要买东西,钱币由门洞递进去,货物从门洞送出来。“永源祥”店的门洞为什么会与众多的店门洞不同?这也许与红色地下交通线有关。
余必顺夫妇还谈到,他奶奶罗十二妹曾说过,前次土地革命时期,有一天下半夜,一个陌生人走进她家店铺,对丈夫余景年说,我的马拴在隔壁空坪大树下,由于一路没吃,饿得都快跑不动了,能否给点吃的。奶奶听说后,就用财斗(一种用竹篾编成盛谷物的工具)装了谷子出去喂马,同时煮了稀饭给来人充饥,来人吃饱饭、洗脚睡觉到四五点钟就从后门出发上路了,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好几次。爷爷对家人夜间开门有严格规定:如果来人先摸门板上的门洞,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再敲门三下,即可开门,否则,决不能随便开门。奶奶对爷爷余景年常在深夜接待来访,并有东西进出,特别是拿柜台里的东西给来人很不理解,会发问,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我们小本生意,他们拿了货去怎不收钱?这时,爷爷会不客气的说,“布娘人(妇道人家)不要管那么多,你只晓得做你的生意”。
余必胜夫妇介绍的关于“永源祥”杂货店相关情况,最少在四个方面符合秘密接头点特征:一是太公余保荣、爷爷余景年均是教书先生,思想比较进步、对时政比较敏感;二是爷爷余景年接待来人,尽量不让更多人所知,即便是老婆也不透露信息;三是接待来人都在深夜、且逗留时间不长;四是敲门须有暗号,房内有六扇出入门,遇有特殊情况,疏散方便。由此可见,“永源祥”杂货店就是当年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一个秘密接头点。
3、坚持三年游击战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长汀县委贯彻省委有关精神,及时转移工作重心,从公开转入隐蔽,从城镇转入边缘山区,建立陶古游击队(后改为汀瑞游击队),开辟以朱子岽为中心,活动于陶古、古城、四都一线,坚持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
1935年10月,中共陶古区于长汀朱子岽成立中共汀瑞县委、整编汀瑞游击队。县委书记胡荣佳,副书记兼游击队政委彭胜标、游击队长曾玉成,在汀瑞县委领导下,逐渐建立了古城区委,并于1937年先后在古城、四都建立了五个地下支部。为了对敌斗争的需要,县委决定在古城镇建立汀瑞县委古城直属地下秘密支部,并决定从参加过第1——5次反围剿战争中失散或伤残返回的可靠老红军、老党员中物色人选。1939年3月间,县委派人到古城与余志平秘密商讨建立直属地下支部问题。不久后的一个晚上,便在古城村下街“彭聚发”楼上召开有余志平、刘连同、谢洪、钟良、廖寿柏参加的秘密会议。会议由县委派来的曾国祥主持,正式成立了汀瑞县委古城直属秘密支部,规定以“士心”作为支部的番号。县委指定余志平为书记,刘连通为组织委员,钟良为宣传委员。
汀瑞县委为了更好地与直属支部取得联系,1939年11月间,县委选定楼子坝竹园山纸厂为秘密的联络据点,派余志平管理纸厂,以做纸为掩护,开展秘密工作。随着对敌斗净的不断深入,1941年11月间,县委派遣古城直属地下秘密支部书记余志平和党员廖寿柏打入伪古城区分社任职,余志平担任古城区公所的户籍员、户籍副主任,廖寿柏任交通员。由于县委的正常领导,秘密支部全体同志的努力,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保存枪支,掩护地下党员,烧毁桥梁破坏敌人通讯设施,购买枪支、弹药、粮食及生活用品等物资供应游击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49年8月瑞金解放,因粮食困难,余志平领导秘密支部将区公所粮仓的二万多斤谷子运往瑞金支援部队。长汀解放前夕,余志平组织地下党员一面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一面将敌情报告瑞金的解放军及闽粤赣边纵独七团,迎接长汀解放。
古城村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村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有为革命献身的烈士谢发玖等68名。
(长汀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点击排行
